文|好酒地理局
川黔交界,赤水河畔,峡谷天成。
因“四渡赤水”而闻名的古蔺县,艰难险阻从一开始就是它的标签。
但或许正因偏远,身藏群山,方能孕育出绝佳的酿造环境。
赤水河涌入茅台镇前,奔出茅台镇后,都在古蔺境域内滋养出优质酱酒产区。
7月21日,由四川古蔺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组织主办的“赤水河左岸 中国酱酒之乡(茅溪组团)科学考察活动”正式启动,我们从赤水河入川的马蹄镇开始,用一周的时间,造访马蹄镇、白泥镇、永乐街道、太平古镇、二郎镇,最终到达茅溪镇。
前三天,此次科学考察的专家组深入前四镇,对当地的生态气候、地理地貌、水文水质、产业生态进行调研,在二郎镇与茅溪镇的光环之外,古蔺县各个酱酒小产区同样群星闪耀。
群山也盖不住的酒香
马蹄镇与白泥镇位于赤水河古蔺段上游,永乐街道和太平古镇位于赤水河古蔺段下游,全线皆是延绵的山脉。
因为地处偏远,所以即便是专程为酒而来古蔺的人,也很少走进马蹄镇和白泥镇,更鲜有人知道,赤水河一入四川,就已经开启美酒密码。
摄影@好酒地理局
科考首站,专家们选择了马蹄镇马蹄河与赤水河交汇处的大河口河滩,这里便是赤水河进入四川的起点。
站在河口处,河海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陈建生介绍,每逢重阳,赤水河进入枯水期,河水部分补给来自于外源泉水,水中富含锶、硫酸盐、钙等矿物质与丰富的稀土元素。
其中,硫元素对白酒风味具有特殊贡献,稀土元素在白酒酿造中可以促进发酵、提高产量、改善产品质量。赤水河流域土壤稀土元素平均含量约为287.1μg/g,远高于我国大陆土壤(186.8μg/g)和地壳中(207μg/g)稀土元素丰度。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大气科学系教授、大气科学与地球物理科普人钱维宏认为,好酒的诞生在地理上通常与河流臂弯和底层相关。即河流弯曲或交汇形成的“臂弯”处,通常会沉淀更多的泥沙和矿物质,更利于形成动植物和人类生息的土壤、作物、优质水源等,进而成为酿酒的天选之地。
几年前,四川省食品发酵工业研究设计院就研究表明,马蹄镇属侵蚀低山河谷地貌和赤水河生态气候圈,海拔高度、土壤环境、水质条件与临近的贵州茅台镇高度相似,是酱酒酿造的绝佳区域。
作为“甜橙之乡”,马蹄镇的山水里,早有好风光。
紧靠马蹄镇的白泥镇,具备同样的优越风土。
▎钱维宏(左二)正在与随行成员探讨地理环境对酿酒的影响。摄影@好酒地理局
白泥镇属暖温带季风区中的大陆性气候,气候四季分明,雨热同季,光照充足,无霜期长,非常适合制曲微生物、酿酒微生物在空气及生产过程物料中的生长繁殖。
位于白泥镇的菜板村是此次考察的重点,“山水白泥,猕猴圣地”说的就是这里。
四川省食品发酵工业研究设计院曾对这里等各项酿酒要素进行考察,研究表明,白泥镇菜板村位于“四川盆周名酒酿造带”,气候环境、地形地貌、土壤环境、水文水质、空气相对湿度、空气流动性、生物多样性等酿酒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条件优越,具备酿造优质白酒的生态区位条件。
中国南北过渡带综合科学考察首席科学家、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张百平表示,菜板坝子地处两山环绕的河谷地带,赤水河主要支流菜板河穿流而过,让此地形成了一个极为适宜酿酒的小盆地气候。
▎一瓶酒的风味,会与地理结构有莫大关系,正如张百平(右二)所说:“任何美酒都是地理环境与地域文化的综合表现。”摄影@好酒地理局
此外,菜板村区域内遍布山地黄壤、紫色土、山地黄棕壤、石灰土等土壤类型,拥有大量适宜制作窖泥、建造窖池的优质土壤。
赤水河支流古蔺河自西向东流经永乐街道,与永乐街道的南北两座山脉形成两山夹一河的布局,两座山脉成立体山形,广出白沙水,水质清澈入喉回甜,为永乐酱酒生产提供充足的优质水源。
这里在气候、水质、海拔、土壤、微生物环境等方面,都与二郎镇同出一辙。
永乐街道的麻柳滩项目位于低矮河谷地区,冬暖、夏热、少雨、少风,年平均气温18.6℃,平均海拔340-470米,其特殊的地理、气候条件是酿造好酱酒的标配。
如果驾车走老路去郎酒,在分叉口往右是二郎镇,往左便是太平古镇。
这里是红军长征“四渡赤水”的重要转战地,二渡、四渡赤水的主要渡口,以及“太平阻击战”的主战场。
▎古蔺县内的太平古镇,境内多为清代民居建筑,依山傍水。图源@视觉中国
古朴民居风貌,峥嵘红色记忆,还有今天的优质酱酒产地,共同构成了这座川南小镇。
依山傍水,青瓦石街,拾级而上,古镇颇有“小山城”的味道。
深丘河谷地貌,让这座古镇的风貌更添几分坚毅和倔强,但正是这样的地方,才能承载那些厚重的红色故事。
作为地处永乐街道和二郎镇中间的邻居,太平古镇自然也拥有与之相当的酿造环境。
密集走访之下,古蔺县几个小产区都给人留下鲜明印象,偏远群山之中,适宜酿酒的风土星罗棋布。
各有方向,百花齐放
古蔺境内,赤水河流域的各个酱酒小产区共享着同样优越的酿酒禀赋。
而走访之后我们发现,每个小产区都有不同的酿造故事,找到了不同的方向,有极具当地特色的产业生态,也有与国际接轨的企业眼光。
可谓规模虽小,但百花齐放。
虽然到访过多次二郎镇,但这三日走访的几镇,张百平都是第一次来,他最明显的感受便是,“各有各的特色”。
位于马蹄镇的贡香酒业,是赤水河入川后的第一家酱酒厂,其董事长楚栋是茅台酒厂第六代传人郑群州的关门弟子。
▎专家团集体考察贡香酒业。摄影@好酒地理局
建造于明代奢王府遗址上,贡香酒业人文历史氛围浓厚,奢王府旁还有一口千年古井“官水井”,水质清澈,甘冽清甜。
钱维宏说,贡香酒业虽然是一家年轻的酱酒企业,但具备生态气候绝佳和人文历史厚重两点鲜明优势,鹰充分研究其所处位置的土壤、水质、气候等酿酒环境因素,找到酿造好酒的核心密码,科学酿造一瓶好酒;同时在品牌打造上,应充分挖掘古奢王府遗址历史文化,挖掘奢王府与酒相关的历史,讲好一瓶好酒的故事。
白泥镇则正在规划酱酒生产基地项目,选址于菜板村,这是当地的重大项目。
原国家气候中心副主任、总工程师李维京表示,菜板村风光秀美,生物多样,是极佳的旅游休闲胜地,在这里发展优质酱酒企业,与旅游形成强大的文化聚合力、品牌扩张力和核心竞争力,有望助力区域酒企发展为知名品牌企业。
▎李维京(右一)在菜板村关门山水库调研生态。摄影@好酒地理局
原本很难找到出路的地方,因为酒而看到极大的希望,白酒镇正在等待自己的酱酒大门被打开,做好了跻身酱酒热土的准备。
第三站的永乐街道,是产业生态最为丰富的一站。
永乐酱酒生态循环产业园区里,川酒集团永乐酱酒基地的建设如火如荼。这个总投资约31.93亿元的现代化项目,将打造成集基酒生产、制曲酿造、原酒储存、酒旅融合于一体的酱酒产业新地标。建成后,预计新增原酒产能4000千升/年、曲药产能23000吨/年、包装能力1920万瓶/年、储能8400千升。
在永乐,我们有两处特别的行程,分别是古萃(古蔺)生物科技和路德生物。
前者是一家专注于“古蔺赶黄草”价值研究、应用开发、科学种植、生产销售及品牌运营为一体的生物科技企业。企业现有12000平方米标准厂房,两条日产40吨智能化生产线,可实现年产能1.2万吨,年产值5亿元。
位于古蔺县北部的黄荆老林景区,是北纬28°线上唯一保存完好的亚热带原始常绿阔叶林区。“美酒伴侣”赶黄草就生长在这里。
▎植物原萃·美酒伴侣,「古萃·古蔺赶黄草植物饮品」,源自北纬28度赤水河左岸,苗疆腹地古蔺赶黄草核心产区。摄影@好酒地理局
古萃生物的相关负责人介绍说,黄荆镇香楠村海拔1300米,负氧离子每立方厘米8万个,气候、土壤、水文环境优良。
目前,古萃生物已经和五粮液、泸州老窖、郎酒、五粮液、舍得酒业、川酒集团等知名酒企,和中建、中铁、中交等央国企已形成长期良好的合作关系。
路德生物则在酿造副产物资源化利用领域经验丰富,通过生物技术处理,酒糟变成高附加值生物饲料,构建起 “酒糟利用-生物饲料产出”的循环链条,既减少污染,又开拓经济新增长点,践行绿色生产。
▎陈建生(右三)在路德生物调研酒糟利用。摄影@好酒地理局
四川省首个酒糟酒糟微生物固态发酵项目就是由路德生物打造,2024年已处理酒糟12万吨,生产发酵饲料5.6万吨。
此外,考察组在永乐街道还参观了污水处理厂,在这里,通过生物处理与深度过滤工艺,将酱酒废水净化为可循环利用的资源——部分用于绿化灌溉、道路喷洒,部分达标排放回归河流。
转至太平古镇后的第一站,自然是这里的老牌酱酒企业——于1964年建厂的仙潭酒厂。
“名牌背后的名牌”“隐形的酱酒大王”,说的就是仙潭。
摄影@好酒地理局
在庞大的优质酱酒产能和储能基础上,潭酒正致力于将太平古镇打造为紫色小镇,以潭酒品牌色紫色为基底,打造紫色生态特色小镇。
潭酒酿造、生态储酒、红粮种植、酒糟养殖、餐饮民宿、农业休闲、森林度假等,将在紫色小镇形成完整的产业生态闭环。
位于太平古镇合龙湾的四川力酱酒业成立于2022年,隶属澳门百力集团有限公司,是赤水河沿岸唯一一家港澳投资酱酒企业,也是最大的纯外资投资酱酒企业。
其负责人介绍,力酱酒业将充分利用母公司澳门百力集团的外资企业地位优势,借助国际和港澳地区广泛的销售渠道、资金、人脉等资源,致力于于推动中国酱酒以及酱酒文化的进一步走入港澳、走向世界。
张百平在走访永乐后表示,这里的每家企业,都各有特色。
“古萃生物利用地产推出解酒产品,路德生物把酒糟利用起来做成饲料,潭酒利用桃林打造两万吨露天水藏陶坛库,力酱酒业推动中国酱酒和国际打通,这些企业都能结合当地自然环境或是自身优势,协同起来发展自己的特色产业,是值得古蔺产区宣传的模式。”张百平道。
正如张百平所言,酿酒最根本的影响因素是水热组合条件,而古蔺产区的水热条件完美契合酱酒酿造所需。
对这样一个“根骨奇佳”的产区而言,每个小产区崛起的资本天然就有,只待发展时机。
而各小产区发展方式百花齐放的当下,就是好时机。
今天,科考团队走进二郎镇,走进整个古蔺产区的明珠——郎酒庄园,而后还将前往茅溪镇。
▎总投资超200亿元的郎酒庄园,是泸州酒文旅共融发展的地标性建筑。图源@郎酒
作为古蔺产区最重要的核心酿造区域,二郎镇与茅溪镇将是此次科考的重中之重。
整体科考行程结束后,科考团队将基于科学的视角、深入的调研、严谨的论证,呈现一个更真实的古蔺产区。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