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2025中国杏花村国际酒业博览会的重要同期活动,由中国酒业协会主办、中国酒业协会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委员会承办的第四届中国酒业知识产权大会,于2025年9月28日在汾阳市中国杏花村国际白酒交易中心盛大举行。此次会议以“协同赋能 创想未来”为主题,旨在汇聚行业智慧与力量,共同探索通过更高效、更前沿的知识产权保护与运用路径,为中国酒业的高质量发展与全球化竞争注入持久动力。


吕梁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张新春,汾阳市人民政府副市长任万伟,汾阳市市场监管局局长侯利军等吕梁市及汾阳市领导;中国酒业协会秘书长何勇,中华商标协会副秘书长张豫宁等行业主管部门领导;茅台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刘世仲,茅台酒股份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财务总监、董事会秘书蒋焰,五粮液股份公司副总经理陈翀,山西杏花村汾酒厂股份有限公司总法律顾问潘杰,四川剑南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田锋,贵州习酒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徐黎明,富邑葡萄酒集团亚洲法务负责人李佳,重庆啤酒股份有限公司高级法务总监匡琦,浙江古越龙山绍兴酒股份有限公司食品安全总监钱斌等全国名酒企业负责人;江苏洋河酒厂、泸州老窖股份、郎酒股份、江苏今世缘酒业、牛栏山酒厂、金徽酒业、红星股份、国台数智酒业、舍得酒业、四川水井坊、重庆瓶子星球酒业、黄鹤楼酒业、青岛啤酒、百威投资(中国)、上海金枫酒业、中粮酒业等酒类生产企业代表;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教授张伟君、北京市万慧达(重庆)律师事务所资深律师向俊霖、北京市正理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徐进等科研院校专家及法学界人士,以及近二十家国内主流新闻媒体记者,共同出席了本次大会。


当前,中国酒业正处在一个充满机遇与挑战的关键时期。一方面,行业在科技创新领域成果丰硕,技术研发与产品创新持续突破;另一方面,随着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及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知识产权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性资源、国际竞争力的核心要素,其重要性愈发凸显。它既是保护企业创新成果的“盾牌”,更是驱动产业升级、塑造核心竞争优势的“利剑”。


图片


行业声音:聚焦知识产权保护痛点与破局方向


中国酒业协会秘书长何勇在致辞中表示,当前酒业知识产权领域存在“重打击、轻保护”的现状,市场中“伪劣产品少、假冒侵权多”问题突出,且侵权行为呈现高科技化、隐蔽化趋势。对此,他强调,全面提升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和服务水平,是关乎酒业未来发展的战略抉择,并提出三大关键举措:一是强化全链条保护,通过司法与行政协同发力、技术赋能精准维权、深化行业自律与协作等手段,构建严密的知识产权 “防护网”;二是推动高价值创造与转化,聚焦核心技术研发、培育高价值专利、加强品牌建设与地理标志保护,助力知识产权从“数量积累”向“质量提升”“价值实现”跨越,激活产业发展新动能;三是拥抱国际化视野,着力推动中国标准国际化,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提升中国酒业全球竞争软实力。


图片


中华商标协会副秘书长张豫宁在致辞中指出,2020年7月,中华商标协会与中国酒业协会合作,共同成立中国酒业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中国酒业协会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委员会成立五年来,各委员单位与行业专家充分发挥专业优势与资源禀赋,为酒业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建设贡献了重要力量。一方面,搭建起行业共商共建知识产权保护的交流平台,为深化知识产权领域合作筑牢桥梁纽带;另一方面,广泛开展知识产权基础知识普及与法律法规宣传,针对性推进打假维权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同时,他也坦言酒业知识产权保护仍存在短板,企业在维权过程中普遍面临行政处罚力度不足、民事诉讼判赔金额偏低、维权成本高企、相关法律规定不完善等问题。未来,委员会将持续探索新技术迭代、新业态涌现背景下的酒业知识产权保护创新路径,构建 “预防为主、平台共治” 的治理新模式,打造酒业知识产权立体化保护网络,为推动中国酒业商标品牌培育与传播贡献新力量。


图片


吕梁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张新春在致辞中介绍,近年来,吕梁市始终将建设知识产权强市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抓手,先后开展保护体系建设、商业秘密保护、地理标志保护、版权保护促进四大工程,实施高价值专利培育、商标品牌建设、专利导航三大提升行动,建立多项推进机制,全面提升知识产权综合实力。尤其在全市 985 重点产业链中,白酒、氢能等产业集群的有效注册商标数量、发明专利授权量均位居山西省前列。当前,吕梁市正锚定 “打造十里酒城、建设酒都吕梁” 的战略目标,坚持 “以酒为基、以旅为纲、酒旅融合多元发展” 的总体方向,全力冲刺千亿级酒业发展目标。


专家分享:破解酒业知识产权保护关键难题

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教授张伟君以《酒业驰名商标需要警惕关联弱化和声誉受损》为题发表演讲。他提出,对于拥有驰名商标的酒企而言,如何构建动态高效的防御体系,避免品牌价值稀释,维护驰名商标的声誉与价值,是亟待关注的重要课题,需最大限度发挥名牌效应。

北京市万慧达 (重庆) 律师事务所资深律师向俊霖结合所代理的酒类企业商标与品牌保护案例,以及近期行业关注度较高的典型案例,作《酒类企业商标布局与品牌保护》主题演讲。他详细阐述了酒类企业商业布局的核心要点、标识保护与防御的范围界定,以及商标注册升级过程中的重点关注问题,并针对企业出海给出 “增强意识、市场未动、商标先行、做好防控、及时应对” 的专业建议。

随着酒类跨界联名成为行业新常态,商标授权边界模糊、权益分配争议等法律风险频发。北京市正理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徐进围绕《联名不踩雷 商标法律风险与品牌共赢法则》展开分享,清晰区分了 “联名” 与 “跨界” 在知识产权法律范畴内的差异,并提出 “明确权属、尽职调查、退出机制” 三大联名 “避雷” 法则,为企业合规开展联名合作提供指引。

成果发布与经验交流:树立酒业知识产权保护标杆

为深入贯彻国家知识产权战略,进一步强化酒业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中国酒业协会知识产权保护委员会于 2025 年 8 月 11 日正式启动 “2025 中国酒业知识产权保护典范案例” 及 “优秀企业法务团队” 征集活动。在本次大会上,主办方正式发布 20 项 “2025 中国酒业知识产权保护典范案例” 与 16 个 “优秀企业法务团队” 名单。这些典范案例集中体现了酒企以差异化创新、文化深耕、技术突破为核心,构建不可复制竞争优势的实践成果。

在随后的对话环节中,七家获奖企业的负责人围绕 “独特性创新” 展开深度交流,分享了获奖案例背后的战略思考与实操经验,为行业提供了可借鉴的知识产权保护实践样本:

●中共茅台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刘世仲分享了 “赖茅” 从品牌确立到成功获评驰名商标的发展历程。他表示,茅台将持续深化历史品牌文化的挖掘、转化与利用,同时注重运用现代运营理念为传统品牌注入新活力,实现历史品牌传承保护与现代生产经营的协同共进,反哺民族品牌持续成长。

五粮液股份公司副总经理陈翀指出,五粮液在虚假宣传案中的胜诉,得益于企业长期构建的品牌商标保护体系 —— 一套集行政、刑事、民事于一体的分层维权体系。同时,五粮液借助信息工具与大数据技术,建立了舆情监测、处理、研究一体化解决方案,为维权工作提供有力支撑。

●山西杏花村汾酒厂股份有限公司总法律顾问潘杰介绍,“杏花村” 是汾酒集团的驰名商标。为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山西杏花村酒业集团与当地市场监管局、公安局、检察院、法院建立紧密协作机制,吕梁市人民政府更专门在杏花村设立知识产权法庭,为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提供坚实保障。

●四川剑南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田锋表示,剑南春在 “127” 网络平台售假案中的胜诉,关键在于日常工作中注重舆情监管、规范取证程序、加强警企合作,实现了知识产权保护从 “被动防御” 到 “主动防控” 的转变。

●富邑葡萄酒集团亚洲法务负责人李佳从实务角度提出四点维权建议:一是企业法务部门需持续夯实品牌知名度的证据体系;二是强化侵权线索整合与目标溯源;三是注重故意侵权、情节严重等关键事实的举证;四是与行政执法机关、电商平台、行业伙伴携手构建社会共治体系。

●重庆啤酒股份有限公司高级法务总监匡琦认为,企业应持续加强基础权利建设,全面保护商标、驰名商标、著作权、外观设计等知识产权,构建针对侵权行为的立体防护体系。

●浙江古越龙山绍兴酒股份有限公司食品安全总监钱斌介绍,绍兴市人民政府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不仅成立商标维权办公室,还出台《绍兴黄酒保护和发展条例》等地方性法规;古越龙山也设立知识产权保护办公室,推动 “核心技术专利化、专利技术产品化”。未来,培养复合型技术人才、建立多部门协同联动机制,将成为企业知识产权工作的重点方向。


图片


当前,在中国酒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中,知识产权保护已不再是 “选择题”,而是必须答好的 “必答题”;不再是短期应对措施,而是要长期坚持的战略布局。全社会需高度重视酒类产业知识产权保护,不断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大知识产权执法力度,为酒类产业健康发展保驾护航。让我们以本次大会为新起点,携手同心,共同开拓中国酒业的美好未来!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