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梁晓洁
秋日的永城,皇沟酒文化庄园内,时光仿佛被赋予了不同的密度。
9月25日,从庄重典雅的汉礼祭祀,到思想激荡的论坛,再到沉浸欢快的实景剧游,2025年封坛大典、第二届汉酒文化大会、第四届馥香粉丝节三大活动紧密衔接。
这不仅是一场企业年度盛典的集中展示,更是一次精心编排的战略叙事,完整呈现了一家区域酒企如何将深厚文化底蕴转化为应对行业变局的系统竞争力。
透过此景,皇沟酒业不仅致敬千年汉韵,也在行业里投下了一颗关乎“价值确定性”的巨石。
皇沟“立言”
中国酒业协会理事长宋书玉为大会奠定了思辨基调。
他表示,酒业正经历“由消费端倒逼生产端”的深刻变革,过去的经营方式已难以为继。破局关键在于实现从“酒找钱”到“酒找人”的转变,其核心路径是推动品质个性化、文化个性化、服务个性化的价值升维。
“三个个性化”的提出,意味着竞争维度必须从香型、价格、渠道,转向以消费者体验为中心的价值创造,为处于十字路口的酒业指明了转型升级方向。
皇沟酒业董事长高全友则系统阐述了企业深耕汉酒文化的三维实践路径:“溯源”立根,“活化”赋能,“破局”立势。
“溯源”是根基,皇沟立足永城历史底蕴,整理汉代酒礼、酒器及酿酒技艺文献,研究“酂白复式发酵法”传承;“活化”是关键,通过沉浸式IP将汉代饮酒礼仪转化为现代生活场景;“破局”是目标,深挖汉文化内核,创新研发“一口四香”的馥香型白酒,以多香共生、多味共融回应消费者需求。
文化学者也给予理论支撑。
央视百家讲坛主讲人、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钱文忠指出,“汉酒文化为中国酒文化设定了一个锚”,从历史维度提升了皇沟战略的文化高度。
豫酒文化大师王守国通过“英雄浩歌”“文人雅会”等篇章,阐释酒与汉代文学艺术的交融,丰富了精神内涵。
郑州大学考古与文化遗产学院教授戴庞海解读汉代酒酿史料和饮酒礼仪的制度框架及社会功能。
如此,皇沟的文化叙事超越企业层面,融入中华文明传承的宏大语境,增强公信力与感染力。
从仪式感到参与感
文化传播需要恰当载体。
封坛大典与粉丝节承担了将宏大叙事转化为用户真实感知的重要使命。皇沟酒业通过庄严古礼和全民派对,实现文化价值的释放与多圈层覆盖。
封坛大典是一场敬畏与传承的仪式。鼓乐恢弘中,皇沟遵古法献祭,推出“人生十二坛”理念,将美酒与个人成长、家族庆典紧密关联,使封坛酒成为情感与寄托的文化载体。
典礼不仅尊崇传统酿造技艺,也向市场传递品牌对品质、时光和礼法的坚守,强化品牌历史厚重感,深化高端消费者对匠心与传承的认同。
与之相映的第四届馥香粉丝节,则充满活力与开放。
以“汉兴寻珍”为主题,粉丝节通过千人回厂游、大型实景剧游和群星演唱会,为近两千名“馥粉”打造沉浸式体验。
实景剧游让消费者化身“汉朝侠士/文客”,在NPC引导下完成任务,用“皇沟五铢钱”兑换美酒文创,巧妙融入品牌历史与文化知识。
晚间演唱会用音乐和美酒点燃情绪,传递“美酒美生活”理念。
皇沟酒业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总经理胡晓鸣表示,此举旨在推动白酒从“悦人”转向“悦己”,实现从“卖酒”到“卖生活方式”的转变。粉丝节不再只是回馈,而是用户共创的生态场,让消费者从被动接收者,变为品牌文化主动参与者和传播者,将“文化流量”转化为品牌好感度与市场销量。
一庄一谐,共同构成皇沟文化战略的落地双翼,让汉酒文化触及不同年龄、不同需求的消费群体,展现品牌在用户沟通上的多维度与精细度。
系统竞争力
文化建设是系统工程,需要长期、体系化投入,涵盖学术研究、产品开发、品牌表达、用户体验及内部管理。
皇沟酒业的“一日三会”之所以成为研究样本,关键在于对文化建设系统性与一致性的理解与坚持。
中国酒业协会文化工作委员会秘书长任志宏指出,皇沟已初步构建“文创科创驱动力”与“基础市场驱动力”结合的双驱动模式,体现文化系统化运作。
实践中,文化赋能的核心在于“知行合一”。宋书玉强调,“真正的文化,一定是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皇沟酒业的历程显示了将文化内核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一致性追求,这是一切消费者信任和品牌忠诚度的基石。
冠名舞剧《王阳明》便是企业在此方面的具体实践。胡晓鸣表示,“这是一次高度协同的品牌升级实践,文化内涵的深度契合与赋能,知行本合一,与酒是良心的哲学共鸣。”
在消费者主权的时代,酒业竞争正迈入以文化为内核、以用户体验为中心的新阶段。唯有扎根文化、系统构建、以知行合一态度创造独特价值的企业,才能在变革中把握确定性。
皇沟酒业以实际行动表明,这阵源自汉兴之地的“大风”,正在吹响中国酒业价值竞争新阶段的号角。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