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速读

AI阅读分析中...

来到秦岭南麓徽县的金徽养酒馆,在静谧的地下藏酒库,一排排巨大的木质藏酒器静静矗立,走近细看,木材纹理间沉淀着岁月的痕迹,这些木质容器是由国槐木打造的 “酒海”。轻轻触摸这些酒海,仿佛能感受到其中贮藏的酒体正在“呼吸”。



国槐木质酒海


天赋宝地:孕育优质国槐


金徽酒厂地处秦岭南麓、嘉陵江畔。这里的湿润气候为微生物提供了绝佳的生存环境,更为国槐提供了理想的生长条件。国槐木质坚硬致密,耐腐防蛀,是制作酒海的理想材料。当地先民们早在数百年前就发现了国槐的神奇特性。他们精心挑选优质国槐木,将其制成储酒的“酒海”。酒海养酒,风味成分多达1044种,其中富含生物活性的萜类物质多达58种,呈现出草本、花果等芳香特征,赋予酒体润雅气质。


匠心智慧:传承古法工艺


先祖将智慧与巧思融入酒海的制作当中。一樽酒海的制作,要经历八个关键步骤:择木、阴干、榫卯、抄纸、蜂蜡、糊裱、静置、醴藏。入秦岭择百年槐木,将木头自然阴干,挑选紧实木材加工,以榫卯相接,不使一钉一胶,尽显“浑然天成”的古老哲思。


国槐酒海内胆的制作工艺是中国传统酿酒技艺的核心环节。其关键在于利用天然材料进行复合裱糊和特殊处理,最终形成具有半渗透性的生物膜结构。制作时,先用槐木制成木柜,用枸树皮锤打成浆制成麻纸,再混合槐蜜及富含蛋白质的胶质状物质,层层裱糊内壁。裱糊层数根据酒海大小而定,少则三十余层,多则百层以上。工艺复杂且周期漫长,一层完全干透后才能进行下一层裱糊,避免包浆渗漏。这种工艺不仅能使酒体越储越醇,更实现了“以柜储酒、以酒养柜”的良性循环。尤为神奇的是,酒海会随使用年限增长而愈发珍贵。以金徽酒的明代酒海为例,历经400多年储酒,其内壁积累了丰富的酒体精华,如今它已不仅是储酒容器,更成为兼具功能性与文化价值的不可复制的藏酒宝藏。


国槐酒海:四百年活文物


在金徽养酒馆中,现存50具明清时期的文物级酒海,一级文物6樽,二级文物5樽,三级文物33樽,一般文物6樽。其中,最早的一樽来自公元1580年—明朝万历八年,是国家一级文物,是活着的国宝,被基尼斯认证为“中国沿用至今年代最久的木制酒海”。令人惊叹的是,这些承载厚重历史的酒海至今仍履行着最初储存金徽酒高端原浆的使命,将新酒的辛辣转化为醇厚,成就了金徽酒“绵甜润雅,饮后轻松”的独特风味。如今,金徽酒仍在进行酒海的打造,一期计划新建1000樽酒海,将这份匠心持续传承下去。



万历八年酒海


历久弥香:国槐酒海藏珍


在国槐酒海中沉睡的珍酿,是金徽酒最珍贵的“家底”。酒海中储藏的都是金徽酒的高端原酒。斗转星移,时光流转,酒体陈化老熟,成为稀世珍品。在需要时,酿酒师会小心翼翼地开启这些文物级酒海,取出陈年老酒,用于勾调高端产品,赋予其不可复制的风味深度。


如今,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金徽酒厂区,每年吸引20余万人次前来参观。游客们可以在金徽养酒馆亲眼目睹这些承载着四百余年酿酒智慧的国槐酒海,感受中国白酒文化的深厚底蕴。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