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唐洪涛



一款酒若曾数次被录入诗词,还让苏东坡、欧阳修、李清照这些词坛巨擘念念不忘,其魅力几何?


这款酒便是“青州从事”。


据成书于公元4世纪的《世说新语》记载,“恒公有主簿善别酒,有酒则令先尝,好者谓‘青州从事’,恶者谓‘平原督邮’”。


从那时起,“青州从事”就成了好酒代名词,为众多文人墨客记载、传颂。据不完全统计,历代名家名作中有关“青州从事”的诗词达29首。


千年时光流转,青州从事风雅依旧。


近日,青州从事系列新品亮相山东省糖酒会,惊艳众人。从美学、品质、文化三个维度,能更立体地看懂“青州从事”及其所代表的“中国云酱”表达体系。


图片


图片美学:立体呈现青州千年风韵


“雨过天青云破处,这般颜色做将来”,青色在中国向来代表高雅、唯美、纯净。


而在青州,这种青色更具东方神韵。


青州是古“九州”之一,按古代五行学说,东方属木,其色为青,故名青州。《周礼·夏官·职方氏》曰:“正东曰青州”,并注释“盖因土居少阳,其色为青,故曰青州”。这里山青水碧,气候宜人,不仅孕育了灿烂文化,更是美酒天选之地。


图片


青州从事整体以“青”色为主色调,色彩设计以各种中华传统青色(天青色、石青色、天水青)为主青,既代表产自“青州”,也代表云门酱酒“青山绿水”的酿造环境,令人过目难忘。


青州从事不仅在色彩设计上富有东方韵味,在造型细节上更处处透露出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


整体造型在国瓷瑰宝——国泰平安瓶上提炼,将端庄、大方的中华瑰宝与云门文化结合,寄托着国泰平安的美好寓意。


标牌设计以青州博物馆收藏的东汉宜子孙玉璧为蓝本,并与龙纹吉祥纹等元素融合,传递着吉祥如意的祝福。


瓶盖造型符号提炼自北辛陶觚。北辛陶觚是7300-6300年前特色盛酒器,现存于山东省博物馆。青州从事在北辛陶觚基础上,融汇青铜纹以及代表云门的云纹等元素,为产品增添了历史厚重感。


新品兼具传统韵味与现代美学,在山东糖酒会上一经亮相便成为焦点。许多观众立于云门酒业的展台,细细打量青州从事,久久不愿离去。


图片品质:传承与创新造就“天人合一”佳作


青州从事能成为好酒代名词,品质过硬是基础。


古人酿造讲求“天人合一”。青州背山面海,“右有山河之固,左有负海之饶”,气候温暖湿润,被古人认为是最适合五谷生发的地方。南部为山区,植被丰富,不仅储存了大量水分,增加了空气湿度,也为微生物生存提供了条件;北部是粮仓,盛产小麦、玉米、高粱等,为酿酒提供了充足原料。


青州从事的制曲、酿造完美体现了“天人合一”理念:以小麦、赤高粱、白高粱为原料,农历七月制曲,东向草屋作为曲房,密泥封闭,高温制曲,采用“粱米酒法”,四季酿造,三次投料,6 - 7次取酒。


“若作秫黍米酒,一斗曲杀米两石一斗,第一酘米三斗停一宿,酘米五斗……”云门酱酒技艺起源于青州本地,最早可追溯至1500年前北魏青州益都人贾思勰的《齐民要术》中的“造神曲法”和“梁米酒法”。


1948年建厂初期,酒厂酿酒沿用青州古法酿艺,即以高粱为原料,小麦加豌豆踩制的大曲为糖化发酵剂,每池投料4000斤,分二次投料,四次蒸酒,半年为一大周期,此时已初见现代大曲酱香酒酿造雏形。


图片


云门酒业还在传承基础上,结合现代技术形成了“160操作法”,包含高温制曲、堆积、发酵、馏酒等环节,形成“四高两长一大一低”的工艺特点(高温制曲、堆积、发酵、馏酒,长周期生产、储存,大曲用量超国标,出酒率低),使酒体呈现“陈、净、甘、柔”的独特风格。


古人曾这样描述青州酒的特点:姜之辛、桂之辣、蜜之甜、胆之苦。如今,云门酒业在传承中创新,酿就的青州从事既具古青州酒特色,又形成典型的酱酒复合香风味,“姜辛、桂辣、蜜甜、胆苦悉在其中”,堪称天人合一的“玉液琼浆”。


图片文化:让“苏东坡”们的故事活起来


文化是白酒的根与魂。


青州从事作为极富浪漫情怀的好酒别称,广受名家喜爱,苏东坡、欧阳修、李清照纷纷为之点赞,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青州从事文化。


青州从事曾数次出现在苏东坡的诗词中。比如“我醉欲眠君罢休,已教从事到青州”;又如“岂意青州六从事,化为乌有一先生”。苏东坡甚至感叹:“人间真一东坡老,与作青州从事名。”

一生寄情于诗酒的“醉翁”欧阳修亦有青州从事情结,任青州太守时,留下了“醉翁到处不曾醒,问向青州作么生,公退留宾夸酒美,睡余倚枕看山横”的佳句。


一代才女李清照曾在青州居住十几年,对青州从事爱恨交织。爱时,她会写“莫许杯深琥珀浓,未成沉醉意先融”;恨时,她会写“青州从事孔方兄,终日纷纷喜生事”。


被青州从事打动的,还有皮日休、黄庭坚、韦庄、郑板桥等。


图片


与“青州从事”有关的名人轶事、诗词歌赋,仅是云门酒业文化底蕴的一部分。其与7000年辛文化考古,《齐民要术》《青州从事》的记载,以云门蒸馏酒传统酿造技艺第13代非遗传承人汲英民为代表的匠心传承,一同形成了云门酒业以神话传说、历史记载、考古学证据、技艺传承四维一体的完整文化脉络。


这在酒业内极其罕见,也是云门酒业最为丰富的文化财富。


文化的价值在于寻根铸魂与传承创新。为此,2023年,云门酒业全面启动“中国酒史 青州探源”工程,探源工程将云门的酿酒源头从3600年前的殷商时期提前到史前的7000年前,通过大量丰富、生动的史实证明了青州作为中华酒源地的历史。2024年,在云门酒业推动下,“青州从事”作为好酒雅称的故事被列入青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如今,青州从事的上新,再次让外界看到云门酒业活化文化表达的决心。云酒·中国酒业品牌研究院高级研究员、知趣咨询总经理蔡学飞表示,云门酒业推出青州从事新品,不仅是一款高端酱酒,更是企业深耕文化战略的核心载体。青州从事承载着自魏晋以来1600年的文脉积淀,又有历代文人作品赋予其深厚的文学基因,已经成为串联古今诗酒对话的活态符号。


图片


蔡学飞认为,对云门酒业而言,“青州从事”的意义远超商业产品。


其一,可以将地域文化转化为品牌核心竞争力,抢占白酒文化制高点;


其二,通过非遗技艺与现代设计的融合,推动传统酿造技艺在当代的创新性传承,让古籍中的雅称成为可品鉴的文化实体;


其三,云门酒业通过打造中国北方酱酒文化节、中华诗人节、“诗酒雅集”等,将静态历史转化为可体验的消费仪式,印证了文化IP需通过“产品+场景+叙事”三位一体才能持续焕活,为行业提供了非遗与现代消费联结的样本,为存量市场下的文化破局提供了新思路。


云门酒业表示,企业的未来发展在于坚定寻根铸魂与品质升级的文化战略之路,进一步提升云门酱酒的文化内涵和品牌高度,建立集文化·品质·美学于一体的“中国云酱”表达体系,讲好“山海之间一杯好酱酒”的故事。


一杯青州从事,承载千载风流,见证文化力量,这或许就是青州从事上新带给酒业的最大启迪。


图片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